“练习后身体里有一股热热的感觉,像做了治疗,但是又有点不同,重要的是心口更舒畅,心情平静了些。”12月15日下午在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室进行的八段锦进病房助力身心平衡,踏上生活重建,提升生活质量的小组活动中,来自四川的小林(化名)与同伴开心地分享。
恒生医院康复科一直在努力为病人搭建各类平台,帮助他们“重建生活”,从生活方式 、生活意志和生活能力上逐步为他们实现回归社会。特别是近几年来,医院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双管齐下,努力为康复病友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重建”土壤。按照残联标准改造洗手间、免费提供轮椅和拐杖等辅具极大方便了康复病人;模拟生活超市、体感运动等则为病人重回家庭、社会建立了一个真实的社交、娱乐、自我认识空间。
与香港职业治疗学院合作建立“重建生活”培训基地,恒生医院康复科医技护每年都为期3-6个月的“重建生活”康复治疗系统专业培训,重建理念植入每一位相关人员的血液中。因此病人从入院开始,就开始进入“重建生活”的轨道。而定期举办的“重建生活”主题活动,则是针对同质小组成员,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以参与、体验和成长为宗旨,围绕认知、情绪、行为等开展“生命树”的重建旅程,帮助参与人员了解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并在现有功能上激发生活意志、生活能力,重建生活方式。
本次八段锦小组是医院为康复病友开展的“三元合一”生活重建项目中的镜头之一,他们中大部分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小组。
小云(化名)因意外被高位截肢,在这里住院已经快一年,2017年的小组活动她每次都会参加,从5月份的康复角色认知开始,小云在感恩母亲节、快乐粽动员、墨香人生书法小组、趣味认知、户外体验回归之路、遇见自己中秋活动、体验疾病等活动中一路走来,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变化。“以前总认为自己废了,没用了,特别无助、沮丧。通过角色认知我认识到了我作为妈妈的角色责任,同时我还有作为女儿和妻子的幸福,意外住院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在6月份的书法小组活动中,她第一次拿起毛笔,在墨香中坚定地书写“幸福人生”。
这次听说有八段锦,她鼓励身边的病友一起参加,她质朴地认为“在治疗之余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好象在一段灰暗的日子里注入了一道亮光,每一次都能在活动中抓住一丝力量帮助我,让我更有信心。”而另一位来自湖北的小霞(化名)是一名外贸英语高材生,因为脑梗偏瘫不得不入院,刚开始不愿意面对其他人,“生活重建”小组一步步温暖她冰坚的内心,打开心结,有勇气面对现实,在她看来“每一次参加这样的小组,象一场心路理疗,帮助我慢慢找到自己。”
现场来自深圳市武术协会西乡分会场的尹群龙教练带领20位学员进行练习。
“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如果不能站立,坐在椅子上尽力往上伸展,深呼吸。” 心在哪里,力量在哪里。在尹教练的带领下,在一呼一吸间,大家聚精会神,随着身体韵律努力伸展。有的虽然因为偏瘫,动作做不全,但是他的健肢带着患侧,就象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胞弟,不放弃不抛弃。那走过千山万水终见春的努力劲,互相感染着,尤其感染着病友本身。当基本动作结束后,病友们自动围成小组,彼此交流练习,为接下来的自我练习做准备。
据康复医学科重建生活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本次练习的医技护及病友将作为八段锦运动小组的骨干储备力量,在未来的住院日子里,带领其他病人和家属进行练习。
广东省伤口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护长李望宁认为,康复病人的终目的是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常常让他们不自觉地从外向内更加关注自身,焦虑、紧张让他们变得更加敏感。八段锦能调心、调息、调形,改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符合现代研究低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的特点,非常适合运动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