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会跟我们说话了,告诉我他想吃鸭肉。”日前,在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王荣(化名)的母亲注视着轮椅上的儿子,露出欣慰的笑容。经过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因“脑血管疾病——动脉瘤”引起中度昏迷的38岁男青年王荣终于苏醒,从他嘴里清晰地蹦出来的那句“妈妈”,让守候在他身边的父母悲喜交加。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二区主任刘全丰表示,近几年来,科室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促醒13名包括“植物人”在内的昏迷病人,经过治疗,他们的行动、语言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甚至一部分病人能够重新投入社会工作。
38岁青壮年凌晨4点突发动脉瘤
“我问他还记不记得自己女儿多少岁?他回答我‘好像12岁吧’。”王荣一句含糊的话,让守护在他身旁的父母喜极而泣。
今年8月25日,38岁的王荣跟平常一样,吃完晚饭和老婆在附近的花园散步,然后按时上床睡觉。谁知到了凌晨4点,他在睡眠中突感剧烈头痛、恶心,并开始连续呕吐,家人立即把他送往附近的医院,该医院断定他颅内大量出血,瞳孔散大需进行紧急手术治疗。因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王荣被转送到北大深圳医院。8月26日,王荣在北大医院进行“动脉瘤栓塞术及右侧脑室外引流”手术,终于保住了性命,可是手术后他却陷入“沉睡”状态。这个原本安详宁谧幸福的五口之家,在这一天再也不“平静”了。
“不抛弃,不放弃,努力才有希望。”这简单的信念支持着王荣年迈父母的每个日日夜夜。经多方打听,他们抱着一丝希望找到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该科室二病区刘全丰主任了解病情后,安排王荣于9月18日入院,开始进行专业的综合促醒治疗。
“刚入院时,王荣昏迷不醒,还存在严重的肺部感染,且痰培养多重耐药”。刘主任告诉记者,人的昏迷程度在医学上有一个GCS评分量表,总分为15分,王荣当时评分为7分,由于他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多种耐药,医生立即采取接触隔离措施,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并为他制定了一整套促醒方案。
恒生医院治疗师吴香珍告诉记者,该医院康复科通过床旁治疗,并运用药物促醒、针灸、物理治疗、神经刺激等中西医结合疗法,不到24天,王荣就开始有了苏醒的迹象。10月30日,王荣终于醒来,他轻轻握住医生的手,并可通过点头或摇头回应家人和医生的指令。11月1日,进行首次间歇式堵管训练,通过吞咽治疗师气息训练及呼吸训练。11月8日,成功拔除气管套管。11月14日,王荣可模仿言语治疗师发简单“a”“i”“w”等音节。11月16日,王荣的病情有了很大的进展,开始会配合医护人员和家人,偶尔做出握手的动作。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让生命再次“演绎”出精彩的未来。及时、有效的治疗给王荣的康复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11月25日,王荣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言语沟通,并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如今他已经可以在旁人的搀扶下站立,认知、言语、吞咽也得到改善。
多种措施唤醒“沉睡世界”
“植物人促醒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王荣的主治医生白燕婷告诉记者,随着医学技术进步,脑血管患者死亡率在持续下降,但其中有30%-40%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会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并且这些人有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增加。这些病人的治疗、护理给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深圳恒生医院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理念、技术及设备,结合国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并开展昏迷患者的“评估-诊断-治疗-康复”综合促醒诊治体系,为深圳该类患者的诊疗搭建一个有效平台。
脑血管手术后出现的昏迷状态,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重度昏迷。深圳恒生医院针对术后昏迷的患者进行电刺激以激活沉睡的大脑细胞,促进神经兴奋性恢复和血液循环再通,并通过针灸和药物对昏迷病人进行促醒。刘主任告诉记者,王荣的这种情况,在结合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后,能达到生活自理是很正常的。
病人醒来后辅以吞咽言语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等综合处理,使病人恢复或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其核心的技术之一就是“经颅磁刺激治疗”,通过磁场刺激增强颅内血液流动,使神经细胞恢复生机。还有高压氧舱治疗能迅速提高氧浓度,增加脑组织的氧含量,改善或纠正脑组织缺氧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从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我们收治的病人,大部分都是昏迷超过1个月以上的患者,这类患者很难治疗,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刘主任认为,昏迷患者促醒意义重大,通过综合促醒治疗,可以使一定比例的患者意识恢复,甚至回归社会。苏醒后即使一时不能胜任工作,生活简单自理也是对家人的极大减负和心理安慰。
用“爱”唤醒病人 用“心”呵护健康
“他从昏迷状态到现在恢复意识状态,是医护人员和治疗师的共同努力。”王荣的父亲说,为帮助王荣,医生、护士、治疗师都在努力。记者了解到,王荣昏迷24天后苏醒,得益于恒生医院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更得益于恒生医院的护士对他的贴心照顾。
记者在恒生医院病房看到,王荣的管床护士严护士长正在为他做护理,耐心地和他进行着“交流”:“现在我要喂你吃好吃的了,但是要通过鼻管喂进去哦,你可能会有些不舒服,我尽可能慢点,请配合一下,好吗?”严护士长一边对王荣轻声说着,一边开始护理操作。虽然王荣只会点头或摇头作为回应,但严护士长并不介意。空闲的时候,她还会坐在王荣的病床边,和他“唠家常”。
“虽然我们会对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给予贴心照顾,但是我们更希望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率。”刘全丰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时表示,脑卒中除了临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大类之外。依照病因也可分为可预防、不可预防两大类,比如王荣这种先天性动脉瘤就很难预防,因为一般人不会去做脑动脉造影等检查,普通体检里面也不含这项。但绝大多数的脑卒中是可预防的,有些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生活方式避免或减少的。
后,刘主任还给记者介绍了在生活上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戒烟限酒,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即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吃水果、蔬菜。注意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且经常进行有氧运动,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都对预防脑血管疾病有好处。
Copyright © 2017 Hengsheng Hospital 深圳恒生医院 版权所有
粤 ICP 备 11101708 号 粤卫网审(2011)52 号
粤(B)广[2018]第08-08-1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1971号
他现在会跟我们说话了,告诉我他想吃鸭肉。”日前,在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王荣(化名)的母亲注视着轮椅上的儿子,露出欣慰的笑容。经过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因“脑血管疾病——动脉瘤”引起中度昏迷的38岁男青年王荣终于苏醒,从他嘴里清晰地蹦出来的那句“妈妈”,让守候在他身边的父母悲喜交加。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二区主任刘全丰表示,近几年来,科室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促醒13名包括“植物人”在内的昏迷病人,经过治疗,他们的行动、语言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甚至一部分病人能够重新投入社会工作。
38岁青壮年凌晨4点突发动脉瘤
“我问他还记不记得自己女儿多少岁?他回答我‘好像12岁吧’。”王荣一句含糊的话,让守护在他身旁的父母喜极而泣。
今年8月25日,38岁的王荣跟平常一样,吃完晚饭和老婆在附近的花园散步,然后按时上床睡觉。谁知到了凌晨4点,他在睡眠中突感剧烈头痛、恶心,并开始连续呕吐,家人立即把他送往附近的医院,该医院断定他颅内大量出血,瞳孔散大需进行紧急手术治疗。因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王荣被转送到北大深圳医院。8月26日,王荣在北大医院进行“动脉瘤栓塞术及右侧脑室外引流”手术,终于保住了性命,可是手术后他却陷入“沉睡”状态。这个原本安详宁谧幸福的五口之家,在这一天再也不“平静”了。
“不抛弃,不放弃,努力才有希望。”这简单的信念支持着王荣年迈父母的每个日日夜夜。经多方打听,他们抱着一丝希望找到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该科室二病区刘全丰主任了解病情后,安排王荣于9月18日入院,开始进行专业的综合促醒治疗。
“刚入院时,王荣昏迷不醒,还存在严重的肺部感染,且痰培养多重耐药”。刘主任告诉记者,人的昏迷程度在医学上有一个GCS评分量表,总分为15分,王荣当时评分为7分,由于他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多种耐药,医生立即采取接触隔离措施,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并为他制定了一整套促醒方案。
恒生医院治疗师吴香珍告诉记者,该医院康复科通过床旁治疗,并运用药物促醒、针灸、物理治疗、神经刺激等中西医结合疗法,不到24天,王荣就开始有了苏醒的迹象。10月30日,王荣终于醒来,他轻轻握住医生的手,并可通过点头或摇头回应家人和医生的指令。11月1日,进行首次间歇式堵管训练,通过吞咽治疗师气息训练及呼吸训练。11月8日,成功拔除气管套管。11月14日,王荣可模仿言语治疗师发简单“a”“i”“w”等音节。11月16日,王荣的病情有了很大的进展,开始会配合医护人员和家人,偶尔做出握手的动作。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让生命再次“演绎”出精彩的未来。及时、有效的治疗给王荣的康复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11月25日,王荣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言语沟通,并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如今他已经可以在旁人的搀扶下站立,认知、言语、吞咽也得到改善。
多种措施唤醒“沉睡世界”
“植物人促醒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王荣的主治医生白燕婷告诉记者,随着医学技术进步,脑血管患者死亡率在持续下降,但其中有30%-40%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会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并且这些人有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增加。这些病人的治疗、护理给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深圳恒生医院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理念、技术及设备,结合国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并开展昏迷患者的“评估-诊断-治疗-康复”综合促醒诊治体系,为深圳该类患者的诊疗搭建一个有效平台。
脑血管手术后出现的昏迷状态,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重度昏迷。深圳恒生医院针对术后昏迷的患者进行电刺激以激活沉睡的大脑细胞,促进神经兴奋性恢复和血液循环再通,并通过针灸和药物对昏迷病人进行促醒。刘主任告诉记者,王荣的这种情况,在结合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后,能达到生活自理是很正常的。
病人醒来后辅以吞咽言语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等综合处理,使病人恢复或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其核心的技术之一就是“经颅磁刺激治疗”,通过磁场刺激增强颅内血液流动,使神经细胞恢复生机。还有高压氧舱治疗能迅速提高氧浓度,增加脑组织的氧含量,改善或纠正脑组织缺氧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从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我们收治的病人,大部分都是昏迷超过1个月以上的患者,这类患者很难治疗,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刘主任认为,昏迷患者促醒意义重大,通过综合促醒治疗,可以使一定比例的患者意识恢复,甚至回归社会。苏醒后即使一时不能胜任工作,生活简单自理也是对家人的极大减负和心理安慰。
用“爱”唤醒病人 用“心”呵护健康
“他从昏迷状态到现在恢复意识状态,是医护人员和治疗师的共同努力。”王荣的父亲说,为帮助王荣,医生、护士、治疗师都在努力。记者了解到,王荣昏迷24天后苏醒,得益于恒生医院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更得益于恒生医院的护士对他的贴心照顾。
记者在恒生医院病房看到,王荣的管床护士严护士长正在为他做护理,耐心地和他进行着“交流”:“现在我要喂你吃好吃的了,但是要通过鼻管喂进去哦,你可能会有些不舒服,我尽可能慢点,请配合一下,好吗?”严护士长一边对王荣轻声说着,一边开始护理操作。虽然王荣只会点头或摇头作为回应,但严护士长并不介意。空闲的时候,她还会坐在王荣的病床边,和他“唠家常”。
“虽然我们会对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给予贴心照顾,但是我们更希望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率。”刘全丰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时表示,脑卒中除了临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大类之外。依照病因也可分为可预防、不可预防两大类,比如王荣这种先天性动脉瘤就很难预防,因为一般人不会去做脑动脉造影等检查,普通体检里面也不含这项。但绝大多数的脑卒中是可预防的,有些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生活方式避免或减少的。
后,刘主任还给记者介绍了在生活上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戒烟限酒,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即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吃水果、蔬菜。注意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且经常进行有氧运动,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都对预防脑血管疾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