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恒,医德为生,深圳恒生医院欢迎您!

HengSheng News
恒生风采

李望宁护士长用“心”托起患病老人康复希望

2017-12-15 1196 责任编辑:网络部 首页 • 恒生风采 • 媒体报道

“先抓花生,再抓黄豆,后抓绿豆,从这个碗抓到那个碗,每天这样锻炼手部,每天进步一点点。”12月13日,在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传来声声鼓励,这可不是幼儿园老师在教小朋友抓豆子,而是该院李望宁护士长为偏瘫后手功能障碍的老人进行手部精细功能的康复护理指导。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人的健康状态变得越来越差。许多老年人生病后坚持在家,不肯接受康复治疗,其家人也认为老年人年纪大了,住院治疗会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伤害,“这其实个误区。”据了解,今年8月,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顺利召开,李望宁护士长被聘为广东省伤口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李望宁告诉记者,近年来,深圳恒生医院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医养结合,有病治病,病后康复,满足老年患者多层次养老需求。


(医护人员在照顾患者)



用“爱”抚慰“压疮”之痛


姜先生于10月31日因“四肢抽搐、意识不清伴骶尾部及双足根部皮肤溃烂”被送入某医院,经过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后,经绿色通道转入深圳恒生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他来的时候,因为抽搐导致头后面、右足跟、左足跟、骶尾部都有压疮,被护士评定为Ⅳ期压疮,即已经烂到了肌肉骨头层了,同时骶尾部有阵阵的恶臭味。”李望宁告诉记者。


姜先生转入恒生医院后,在每天的换药过程中,李望宁像“自家大姐”似的细心周到,面对骶尾部、双足跟溃烂的肌肤,定时换药,并通过紫外线照射治疗压疮。她不嫌苦不怕累,用她规范的手法,合理的护理方案,不厌其烦的叮咛,用“燕子衔泥”的耐心使得姜先生的溃烂面、破损面一点点地缩小、聚拢,直至12月11日基本愈合。


“压疮在老年和骨科康复领域发病率较高,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望宁表示,从2014年她担任恒生医院压疮小组组长后,制定了规范的压疮评估、上报、预防、治疗流程,同时她带领的压疮小组对全院的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监管,每周对压疮护理、顽固性难愈伤口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经过她们的精心换药和护理,很多压疮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现在只要有难治性压疮,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我们小组。”李望宁笑着告诉记者。


“压疮的治疗非常费劲,费用也是预防费用的2.5倍,同时50%的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在收治病人时,尽量避免病人产生压疮,减少病人的痛苦。现在全院的压疮发生率降低到了5%,我们科室的病人基本无压疮发生。”李望宁告诉记者,作为护士长,她要求她的护士对压疮高风险病人做到“四勤护理”:勤观察、勤翻身、勤整理、勤交班。“我们会对所有入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对于有压疮风险的老人,使用气垫床,每天按时翻身,护士定时查看,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对于高风险患者的高风险部位使用赛肤润,坐轮椅的患者使用减压垫,定时减压。”


用“心”托起康复希望


年近七旬的韩奶奶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休息,经过一周的治疗,老人已经进入了康复期。据韩奶奶女儿介绍,她们一家生活在惠州,韩奶奶一直是个急性子,退休后为填补家用还做起了清洁工,11月25日晚上10点半,韩奶奶在回家途中,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后由同伴搀扶护送回家,因当晚未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第二天早晨7时仍左侧肢体无力,韩奶奶的老公急呼120,将她送至当地医院治疗,12月5日转至深圳恒生医院康复科,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情况有了好转,运动功能逐渐恢复。


(医护人员在关心病人)



“阿姨,像我这样做,我们抬一下这只手。”利用午饭前的空挡,李望宁挨个来到一些长期卧床的老人身边展开康复护理指导。在恒生医院康复中心,针对老年患者脑卒中、老年痴呆、行动不便等病人,由多个学科医师组成的治疗小组,定期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评估、诊断,实施多学科治疗和健康指导“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跌倒风险、压疮风险、误吸风险的老年患者会通过入院访谈、评估,制定系统而全面的康复训练方案,和患者及家属一起帮助患者把丧失或下降的功能逐一“捡”回来,逐步实现“生活重建”,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康复医学科开设的神经康复、老年康复和传统医学康复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病人身体有了创伤,身体和心灵都受到非常大的打击,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患者来做康复治疗时,我们需要耐性和细心,他们出院的时候开心,我们也会跟着开心。”这样的话,听起来质朴无华,却透着真诚,俘获了一批患者及家属的“心”。


“三元合一” 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今年93岁的胡娣(化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等疾病,她与深圳恒生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是“老朋友”了。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该院做康复治疗,胡奶奶总是笑着说:“住在这里比住在养老院里更能让孩子们放心。”


“关键的是要让患者意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如果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康复训练就要马上跟上。时间拖的越长,受损神经和肌体功能的恢复就越慢。”李望宁说。完整的治疗过程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环节。以往的医疗机构往往只能做到前面两个环节,患者只能回家做后期康复。李望宁介绍,“其实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康复的时机相当重要。每个疾病都有他的黄金康复期,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康复的目的不仅是恢复功能,它的终目的是生活自理,回归家庭。一人有病拖累一家,如果能及时康复治疗,就算有些功能不能恢复,但通过康复训练一样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我们也有高位截瘫的患者经过训练能达到生活自理。不仅吃喝拉撒可以自理,还可以做些家务。这样不仅减轻了家人的负担,病人也不会因成为‘废人’而内疚。”


据悉,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早年引进香港职业治疗学院梁国辉“重建生活为本”体系,从“生活意志重建”、“生活能力重建”、“生活方式重建”的“三元合一理念”出发,特别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康复理疗、护工照料等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的实惠,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医护人员为患者做脚部按摩)



今年10月,深圳恒生医院亦举办了主题为“凝聚共识,老有所医”“2017广东老年康复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广州、深圳、香港以及全省康复领域的知名专家、大学教授,共商老年康复医学发展大计,为老年康复工作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相信通过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老年人康复的理念和手段会越来越普及,“恒生医院就是老年人康复家园之一。”李望宁自信地告诉记者。


宝安日报记者 吴星星/文 李立治/图

免责声明:
恒生健康荟力求打造成老百姓的健康科普平台,本页面内容系网络素材整体或部分修改后转载,仅为传播更多健康知识,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分享至:

24小时健康热线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地址

  •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碧海中心区银田路20号深圳恒生医院

Copyright © 2017 Hengsheng Hospital 深圳恒生医院 版权所有

粤 ICP 备 11101708 号 粤卫网审(2011)52 号   粤(B)广[2018]第08-08-1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1971号

李望宁护士长用“心”托起患病老人康复希望

“先抓花生,再抓黄豆,后抓绿豆,从这个碗抓到那个碗,每天这样锻炼手部,每天进步一点点。”12月13日,在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传来声声鼓励,这可不是幼儿园老师在教小朋友抓豆子,而是该院李望宁护士长为偏瘫后手功能障碍的老人进行手部精细功能的康复护理指导。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人的健康状态变得越来越差。许多老年人生病后坚持在家,不肯接受康复治疗,其家人也认为老年人年纪大了,住院治疗会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伤害,“这其实个误区。”据了解,今年8月,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顺利召开,李望宁护士长被聘为广东省伤口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李望宁告诉记者,近年来,深圳恒生医院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医养结合,有病治病,病后康复,满足老年患者多层次养老需求。


(医护人员在照顾患者)



用“爱”抚慰“压疮”之痛


姜先生于10月31日因“四肢抽搐、意识不清伴骶尾部及双足根部皮肤溃烂”被送入某医院,经过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后,经绿色通道转入深圳恒生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他来的时候,因为抽搐导致头后面、右足跟、左足跟、骶尾部都有压疮,被护士评定为Ⅳ期压疮,即已经烂到了肌肉骨头层了,同时骶尾部有阵阵的恶臭味。”李望宁告诉记者。


姜先生转入恒生医院后,在每天的换药过程中,李望宁像“自家大姐”似的细心周到,面对骶尾部、双足跟溃烂的肌肤,定时换药,并通过紫外线照射治疗压疮。她不嫌苦不怕累,用她规范的手法,合理的护理方案,不厌其烦的叮咛,用“燕子衔泥”的耐心使得姜先生的溃烂面、破损面一点点地缩小、聚拢,直至12月11日基本愈合。


“压疮在老年和骨科康复领域发病率较高,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望宁表示,从2014年她担任恒生医院压疮小组组长后,制定了规范的压疮评估、上报、预防、治疗流程,同时她带领的压疮小组对全院的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监管,每周对压疮护理、顽固性难愈伤口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经过她们的精心换药和护理,很多压疮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现在只要有难治性压疮,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我们小组。”李望宁笑着告诉记者。


“压疮的治疗非常费劲,费用也是预防费用的2.5倍,同时50%的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在收治病人时,尽量避免病人产生压疮,减少病人的痛苦。现在全院的压疮发生率降低到了5%,我们科室的病人基本无压疮发生。”李望宁告诉记者,作为护士长,她要求她的护士对压疮高风险病人做到“四勤护理”:勤观察、勤翻身、勤整理、勤交班。“我们会对所有入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对于有压疮风险的老人,使用气垫床,每天按时翻身,护士定时查看,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对于高风险患者的高风险部位使用赛肤润,坐轮椅的患者使用减压垫,定时减压。”


用“心”托起康复希望


年近七旬的韩奶奶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休息,经过一周的治疗,老人已经进入了康复期。据韩奶奶女儿介绍,她们一家生活在惠州,韩奶奶一直是个急性子,退休后为填补家用还做起了清洁工,11月25日晚上10点半,韩奶奶在回家途中,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后由同伴搀扶护送回家,因当晚未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第二天早晨7时仍左侧肢体无力,韩奶奶的老公急呼120,将她送至当地医院治疗,12月5日转至深圳恒生医院康复科,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情况有了好转,运动功能逐渐恢复。


(医护人员在关心病人)



“阿姨,像我这样做,我们抬一下这只手。”利用午饭前的空挡,李望宁挨个来到一些长期卧床的老人身边展开康复护理指导。在恒生医院康复中心,针对老年患者脑卒中、老年痴呆、行动不便等病人,由多个学科医师组成的治疗小组,定期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评估、诊断,实施多学科治疗和健康指导“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跌倒风险、压疮风险、误吸风险的老年患者会通过入院访谈、评估,制定系统而全面的康复训练方案,和患者及家属一起帮助患者把丧失或下降的功能逐一“捡”回来,逐步实现“生活重建”,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康复医学科开设的神经康复、老年康复和传统医学康复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病人身体有了创伤,身体和心灵都受到非常大的打击,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患者来做康复治疗时,我们需要耐性和细心,他们出院的时候开心,我们也会跟着开心。”这样的话,听起来质朴无华,却透着真诚,俘获了一批患者及家属的“心”。


“三元合一” 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今年93岁的胡娣(化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等疾病,她与深圳恒生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是“老朋友”了。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该院做康复治疗,胡奶奶总是笑着说:“住在这里比住在养老院里更能让孩子们放心。”


“关键的是要让患者意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如果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康复训练就要马上跟上。时间拖的越长,受损神经和肌体功能的恢复就越慢。”李望宁说。完整的治疗过程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环节。以往的医疗机构往往只能做到前面两个环节,患者只能回家做后期康复。李望宁介绍,“其实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康复的时机相当重要。每个疾病都有他的黄金康复期,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康复的目的不仅是恢复功能,它的终目的是生活自理,回归家庭。一人有病拖累一家,如果能及时康复治疗,就算有些功能不能恢复,但通过康复训练一样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我们也有高位截瘫的患者经过训练能达到生活自理。不仅吃喝拉撒可以自理,还可以做些家务。这样不仅减轻了家人的负担,病人也不会因成为‘废人’而内疚。”


据悉,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早年引进香港职业治疗学院梁国辉“重建生活为本”体系,从“生活意志重建”、“生活能力重建”、“生活方式重建”的“三元合一理念”出发,特别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康复理疗、护工照料等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的实惠,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医护人员为患者做脚部按摩)



今年10月,深圳恒生医院亦举办了主题为“凝聚共识,老有所医”“2017广东老年康复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广州、深圳、香港以及全省康复领域的知名专家、大学教授,共商老年康复医学发展大计,为老年康复工作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相信通过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老年人康复的理念和手段会越来越普及,“恒生医院就是老年人康复家园之一。”李望宁自信地告诉记者。


宝安日报记者 吴星星/文 李立治/图

免责声明:
恒生健康荟力求打造成老百姓的健康科普平台,本页面内容系网络素材整体或部分修改后转载,仅为传播更多健康知识,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浏览 1196 首页 •  媒体报道
相关文章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碧海中心区银田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