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专捡顽疾的老者,这是一位自称专修“烂屁股”的肛肠老专家,这是一位年近80高龄本该颐养天年却仍坚持站在肛肠专科第一线的享誉京津冀的“肛肠第一刀”。他就是深圳恒生医院肛肠科杜克义教授。一位出身于中医世家的“杜氏肛肠”第四代传人。
享有声誉甚高的他和蔼可亲,当预约采访的记者因路途遥远迟到时,杜老嘘寒问暖、心系旅途奔波,还亲自给他们倒水;当查房,患者感激地称他为“第一刀”时,他却说“你们还是叫我老头儿吧!”杜老说:“医患之间的问题历来存在,我们不苛求医生把患者当亲人,至少要把他们当成朋友。与他们做好沟通,舒缓他们内心的压力和担忧,当医患关系得以缓和,你们就会明白,做医生其实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没有著作,是唯一的遗憾
当记者问杜老有没有什么遗憾时,杜老顿了下,神色微凝,缓缓地说:“没有著作,是我唯一的遗憾。”对杜老而言,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传承。“杜氏肛肠”在家族已经是第五代了,爱女杜韦静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深受父辈影响主攻肛肠专科,并结合中西疗法,开创了女性杜氏治疗之先河,目前也是恒生医院肛肠科的主治专家。
然而,杜老虽然培养了优秀的子女和大批的年轻医生,却耽误了将多年遇到的肛肠科疑难杂症与学术知识做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也还没来得及将长期积累的经验完整的整理成一座知识宝库。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实操的完美结合,亟待一部专业著作去容纳,这无疑是杜老心中大的遗憾。
时间,成了这位老人大的无奈
"我从没离开过一线,没机会去开始著作,我希望能将祖辈传下来的理论经验结合现代科技加以修缮,将经验个案上升为系统理论,让更多年轻医生学习到‘杜氏’技法。"也就在今天上午,杜老在查房之后就做了四台手术,来深圳的34年,更是累积手术4万多台。时间宝贵,病人的顽疾不能等待,80岁高龄依然坚守在肛肠专科一线,这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
唯有信仰!
病人的一声“感谢”,就是大的欣慰
一位40多岁的大姐说:“第一刀,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你。我原本是不敢来的,我害怕、羞愧,后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才让姐姐陪我来的。是你,让我摆脱了这么多年的病痛折磨!”
这位大姐痔疮已有八年,一直都是保守治疗,因为自身是女性,内心更是羞愧难当,一直不敢求医。好不容易去了医院,医生说大姐是复杂性肛瘘要做手术,一次性康复的可能性比较小,后期要做康复治疗,可能还会进行二次手术。这无疑又给大姐心里蒙上了阴影,让原本羞怯的心理更加恐惧治疗。
后来,经过广场舞舞伴以及多位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介绍,在亲人的宽慰与鼓励下,大姐终于鼓起勇气,在亲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深圳恒生医院。由杜教授亲自会诊,一次治疗,大姐多年来的顽疾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每次杜老查房时,这位大姐总会下床跟杜老说声‘第一刀,谢谢’,看着无不为之动容。"护士说。
杜教授虽年过八旬,在工作上却始终容光焕发,全然看不出已经如此高龄。据恒生医院不完全统计,几乎每年慕名而来的几千名患者当中有40%是在其他医院或诊所经过多次手术未获成功、备受复发之苦的患者。面对这些患者,杜老首先要做的是边检查病情边为病人做心理辅导。“要鼓励病人积极面对治疗,不要对之前的失败治疗有怨气,不管之前的治疗和手术是哪里做的,缓和好医患关系,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杜老说。
这种经过多次治疗的肛肠类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深圳恒生医院的专家团队们在修正,而要做到一次性修正是十分困难的,这比初次手术困难得多。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曾经荣获深圳十佳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的杜克义老教授往往比病人本身还着急、还心疼。“我经常跟我的学生们说,要做到一次性根除,让病人早点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实在不能一次性根除的,那一定是复杂性肛瘘,这就需要我们专家组进行研讨解决。”
杜老救死扶伤的大义凛然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他的医德医术更是口口相传,又吸引了更多从远方慕名而来的肛肠病患者。为了救治更多病人,传授经验、技法,杜老曾多次发布研究课题,其学术思想被收录于《中国当代中国名人志》、《鹏程杏林第一枝》等。
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这是杜教授一直奉行的基本原则。把坚持当成一种信仰,那么,“感谢”就拥有了特殊的厚重感。
Copyright © 2017 Hengsheng Hospital 深圳恒生医院 版权所有
粤 ICP 备 11101708 号 粤卫网审(2011)52 号 粤(B)广[2018]第08-08-1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1971号
这是一位专捡顽疾的老者,这是一位自称专修“烂屁股”的肛肠老专家,这是一位年近80高龄本该颐养天年却仍坚持站在肛肠专科第一线的享誉京津冀的“肛肠第一刀”。他就是深圳恒生医院肛肠科杜克义教授。一位出身于中医世家的“杜氏肛肠”第四代传人。
享有声誉甚高的他和蔼可亲,当预约采访的记者因路途遥远迟到时,杜老嘘寒问暖、心系旅途奔波,还亲自给他们倒水;当查房,患者感激地称他为“第一刀”时,他却说“你们还是叫我老头儿吧!”杜老说:“医患之间的问题历来存在,我们不苛求医生把患者当亲人,至少要把他们当成朋友。与他们做好沟通,舒缓他们内心的压力和担忧,当医患关系得以缓和,你们就会明白,做医生其实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没有著作,是唯一的遗憾
当记者问杜老有没有什么遗憾时,杜老顿了下,神色微凝,缓缓地说:“没有著作,是我唯一的遗憾。”对杜老而言,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传承。“杜氏肛肠”在家族已经是第五代了,爱女杜韦静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深受父辈影响主攻肛肠专科,并结合中西疗法,开创了女性杜氏治疗之先河,目前也是恒生医院肛肠科的主治专家。
然而,杜老虽然培养了优秀的子女和大批的年轻医生,却耽误了将多年遇到的肛肠科疑难杂症与学术知识做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也还没来得及将长期积累的经验完整的整理成一座知识宝库。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实操的完美结合,亟待一部专业著作去容纳,这无疑是杜老心中大的遗憾。
时间,成了这位老人大的无奈
"我从没离开过一线,没机会去开始著作,我希望能将祖辈传下来的理论经验结合现代科技加以修缮,将经验个案上升为系统理论,让更多年轻医生学习到‘杜氏’技法。"也就在今天上午,杜老在查房之后就做了四台手术,来深圳的34年,更是累积手术4万多台。时间宝贵,病人的顽疾不能等待,80岁高龄依然坚守在肛肠专科一线,这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
唯有信仰!
病人的一声“感谢”,就是大的欣慰
一位40多岁的大姐说:“第一刀,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你。我原本是不敢来的,我害怕、羞愧,后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才让姐姐陪我来的。是你,让我摆脱了这么多年的病痛折磨!”
这位大姐痔疮已有八年,一直都是保守治疗,因为自身是女性,内心更是羞愧难当,一直不敢求医。好不容易去了医院,医生说大姐是复杂性肛瘘要做手术,一次性康复的可能性比较小,后期要做康复治疗,可能还会进行二次手术。这无疑又给大姐心里蒙上了阴影,让原本羞怯的心理更加恐惧治疗。
后来,经过广场舞舞伴以及多位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介绍,在亲人的宽慰与鼓励下,大姐终于鼓起勇气,在亲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深圳恒生医院。由杜教授亲自会诊,一次治疗,大姐多年来的顽疾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每次杜老查房时,这位大姐总会下床跟杜老说声‘第一刀,谢谢’,看着无不为之动容。"护士说。
杜教授虽年过八旬,在工作上却始终容光焕发,全然看不出已经如此高龄。据恒生医院不完全统计,几乎每年慕名而来的几千名患者当中有40%是在其他医院或诊所经过多次手术未获成功、备受复发之苦的患者。面对这些患者,杜老首先要做的是边检查病情边为病人做心理辅导。“要鼓励病人积极面对治疗,不要对之前的失败治疗有怨气,不管之前的治疗和手术是哪里做的,缓和好医患关系,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杜老说。
这种经过多次治疗的肛肠类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深圳恒生医院的专家团队们在修正,而要做到一次性修正是十分困难的,这比初次手术困难得多。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曾经荣获深圳十佳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的杜克义老教授往往比病人本身还着急、还心疼。“我经常跟我的学生们说,要做到一次性根除,让病人早点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实在不能一次性根除的,那一定是复杂性肛瘘,这就需要我们专家组进行研讨解决。”
杜老救死扶伤的大义凛然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他的医德医术更是口口相传,又吸引了更多从远方慕名而来的肛肠病患者。为了救治更多病人,传授经验、技法,杜老曾多次发布研究课题,其学术思想被收录于《中国当代中国名人志》、《鹏程杏林第一枝》等。
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这是杜教授一直奉行的基本原则。把坚持当成一种信仰,那么,“感谢”就拥有了特殊的厚重感。